bsport体育娱乐官网入口素描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bsport体育娱乐官网入口素描 > 新闻动态 > 常德外围战:二十万国军围攻四万日军,力挽狂澜收复常德!_民党_部队_战斗

常德外围战:二十万国军围攻四万日军,力挽狂澜收复常德!_民党_部队_战斗

2025-07-07 01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70

在常德会战期间,尽管四万多日军围困常德城,并展开了激烈的攻城战,但与此同时,20余万国民党军队在常德外围的城郊及各县区,与十万日军及伪军激烈交战,对日军进攻常德城形成了巨大的威胁,导致日军攻城计划遭遇了显著的困难。此次外围战斗沿西北与东南两条战线展开,形成了两大攻防局面。

在西北战线,石门、慈利、盘龙桥、黄石、九溪、漆家河、陬市、河淤一线的战斗最为激烈。参与这一线作战的部队包括国民党第74军第51师(周志道师)与第58师(张灵甫师),以及由王耀武指挥的第100军第19师与第63师。各部队与敌军展开了艰苦的拉锯战,始终没有让日军第13师团和佐佐木支队得以突破,且成功牵制了敌军的进攻。为了增强进攻力度,日军第13师团长赤鹿理亲自来到漆家河指挥作战。11月17日至25日,战斗异常惨烈,各方兵力竭尽全力展开反攻,依然未能击退国民党军的坚决防守。

展开剩余80%

德山失守后,重庆军事委员会向王耀武发布命令:“主力进攻陬市,攻击进犯常德之右侧背。”指挥部对守势作出了战略调整,开始组织各师派遣突击队进攻,同时主力部队在王耀武的亲自指挥下,于11月26日拂晓开始向敌军展开进攻。为阻止国民党部队东进,日军展开了反击,战斗空前激烈。到30日,漆家河、九溪一线的敌军仍顽强抵抗,阻碍了国民党军的推进。王耀武决定继续与日军死缠硬打,牵制敌人,为突击部队争取宝贵时间。

12月2日,国民党第19师成功攻占陬市,第51师攻占洪家桥,紧接着又攻克了河淤、王家桥和白鹤庵,距离常德仅剩十余里。在此期间,11月24日,彭俭仁指挥的第73军在慈利发起强攻,成功夺回慈利县城,为右路日军制造了很大的麻烦。

11月26日,国民党军队经过激烈战斗,成功形成了对常德、桃源日军的反包围圈。此时,国民党空军与美国空军联合出动约200架飞机,轮番参与战斗和轰炸,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,压制了日军的火力。

11月30日,第100军第63师在空军配合下成功攻占桃源,重创敌军,大部分敌人被歼灭。与此同时,第51师151团也抵达长岭岗,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。在西北战线作战的部队有第74军、第100军、第73军、第44军、第77军、第79军和第66军,总兵力超过十万。

在东南战线,当常德会战爆发时,重庆指挥部紧急指令第六、九战区司令陈诚与薛岳负责组织增援。薛岳决定从第九战区调动部队支援常德,但为了不削弱湘北的防守力量,他安排了第58军、第10军及其他部队迅速前往常德。在此过程中,第10军第3师、第190师等部队通过紧急行军,迅速穿越艰难的地形,最终于11月30日晨成功攻占德山,开始实施反包围。

第10军主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战术,实施两路进攻,并通过不断的激烈争夺与日军作战。尽管日军以强大的火力不断反击,国民党部队仍凭借坚强的意志与空军的支援成功突破敌军防线。11月27日,预备第10师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伏击战,双方伤亡惨重。

12月1日,日军对德山展开了第二次大规模进攻,尽管国民党军进行顽强防守,但由于敌人增援兵力不断,最终战斗愈发艰难。经过一系列恶战,最终第3师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迫撤退。此时,周庆祥指挥的第3师面临了敌军的强烈围攻,最终未能保持阵地,德山再次失守。

随后,第10军第3师与预备第10师的残部在持续几日的激战后遭受重创,无力再进行有效反击。经过短暂整顿后,第10军的残余部队撤回衡山,准备补充整训。

同时,其他支援部队如第79军和第72军也对常德外围的日军进行了一系列牵制与打击,使得日军的压力不断加大。12月4日,国民党军成功完成了对常德外围日军的包围和反击,逐步逼近常德城。

随着常德外围战斗的推进,第18军、第79军等多个国民党部队陆续增援。通过持续的打击,敌军的后撤路线不断受到干扰。最终,经过一系列的追击与重击,日军在12月7日从常德撤退,并向长江以北地区重新集结。

到12月18日,日军在持续的压迫下全面撤退,国民党军与盟军空军合作,摧毁了大量日军补给线,并逐步推进至日军原驻地。常德的收复标志着这场激烈的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,国民党军在极其艰难的战斗中最终守住了这一重要城市。

此战不仅充分体现了国民党军的顽强抵抗精神,也反映了敌我双方在战斗中的复杂互动和极端挑战。在未来的战争中,常德会战成为了一个经典的例子,显示出战略协调和多方力量联合行动的重要性。

发布于:天津市